“拉流”一詞,在《辭?!分姓也坏?,從字義上看,就是“在海流中拉”,可以解釋為:拉流是在船不下錨的情況下,隨著海水的流動不斷拉動釣線釣魚的一種船釣方式。是我國漁民在實踐中發明的,至今都很常見的一種傳統釣法。賦于這種釣法叫“拉流”的,是聰明的青島釣友。經過廣大釣友的不斷探索改進,拉流已經成為相對于“定位釣”而言的一種最常見的“人找魚”的船釣方式。
拉流:首先要“知流”
我們知道,海水隨潮起與潮落,是流動的。在青島沿海,流速一般在每小時 1.5KN(節,是速度單位,1節流過的長度是1海里,1海里是1852米)左右,每分種的流速大約有50米。潮流生起,并不是所有的釣點同時起流,而是遵循一定規 律逐步漫延。也就是說:在同一片海域,東邊有流,西邊可能沒有流;西邊有小流,東邊可能有大流。我們都知道流太大時500克的墜子都很難找到底,根本沒法釣魚;無流時,魚基本不怎么咬鉤。所以在拉流時,要求船長有相當的“知流 能力”,能根據時間與地點的變化把船開到最合適的海流之中。一般水平的船長,對海底地形比較了解,知道大體上會上什么魚。但能深喑海流之道的,卻了了無幾。因為海流發生的時間與大小每天都是在變化的。它不但受力于太陽引力與 月亮引力,還會受天氣、地形等很多因素的影響。我們拉流時,魚獲的多少,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船長的知流水平。這就是為什么在同一海域,有的船釣幾十斤 ,而有的船卻釣不了幾斤的原因。對剛上手的釣友,對海流的知識大體了解則可,只是要記住拉流時一定要選對船長。
在同樣的釣點,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溫度,不同的氣壓,天氣的陰晴,潮水的高低,海水的渾濁度,都會對釣況產生一定影響。在此不作探討,單說一下風的作用。在風的作用下,海水表層會沿風向流動,形成“風海流”。當風海流與潮汐流同向時,拉流船飄速加快;異向時,風海流能抵銷部分潮汐流速。當抵銷部分大于潮汐流速的時候,拉流便很難進行了。(只所以單獨提風海流,除了讓剛接觸拉流的釣友了解以外,有一個重要的想法就是:通過不斷的實踐,我發現特別在五六級風拉流時,風對釣獲的作用非常大,可我個人還沒有找到其中的規律,希望釣友們多多指教。)風力在六級以下時,拉流釣法還能正常進行。超過六級,就不適合出釣了??紤]的風的作用,拉流的船只在17米比較合適。
拉流的釣具與釣組
同一條船上十個人,你會發現有十種不同的釣組。有時會看到有趣的一幕:放著上千元的魚竿不用,卻在有滋在味地拿著手線上下拉動。這就是最傳統的拉流釣法:手線釣法。拉流的“拉”字應該就是起源于此?!笆志€”不用竿子與輪子,就是一根稍粗一些的尼龍線,配上墜子與鉤子。手線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靈敏度高,能感覺到輕微的攝食動作,其二是力道大,較大的魚也能輕易拉上來。缺點是收線較慢,易劃傷手。
手線之外,就是竿釣。一般選用1.6-2.1米的短竿。短竿好處有二:一是較長竿要靈敏;二是船上空間比較小,收放起來比較方便。竿子的材料選用幾十元的實心玻璃鋼完全可以,結實耐用,且海魚攝食兇猛,一般訊號都很明顯。但其靈敏度與手感比起炭素竿就不行了,很多釣友就喜歡炭素竿上魚時的那種快感。組織部靈敏度高的竿子易中魚,不易跑魚,手感也特別好。
線輪就不用多說,一分錢一分貨,當然是價格高的用起來輕松順手。剛接觸海釣的釣友,可用一般的原先海竿的的輪子。但最好別選用太大太重的輪子,重輪子大大降低了整個釣組的靈敏度,即不易中魚,又容易跑魚。拉流較多的釣友建議選用水滴輪,因出線比較容易控制,墜子剛觸底時能夠剎住,減少掛底的機會。輪線最好選用無彈性的PE線、大力馬線或火線。因為無彈性,比較容易通過墜子與海底的接觸探明海底的情況。有經驗的釣友,通過墜子觸底的感覺,能準確判斷海底石頭的大小與形狀。
關于子線。一:子線稍長一些,上大魚的概率明顯高些,釣黑頭一般在0.6 -1.0米較合適,釣鱸魚1.5米才能行。長一些的子線,在伸展開以后,魚餌的狀態接近自然狀態,利于誘釣警惕性略高些的大魚。二:子線不宜太細,太細了容易緾線,5-10號較合適。太粗了也不行,太粗的子線較僵硬,不利保持魚餌狀態。子線較粗時,其浮力會較大,水流小時,餌料會上浮,不利于誘魚。有的釣友在子線中間部位夾一磯釣用的夾鉛,以控制上浮的餌料,效果不錯。三:流大時用長子線,流小時用短子線。流太小時,子線如果太長,在海底伸展不開。
關于墜子。一:最好選用通心的鉛墜。通心的墜在海底上提時不易卡底,因較粗的通心線能使墜子直立,不易打彎。鉛制的墜子比較軟,在掛底不嚴重的情況下,用力拽,雖然會被石頭劃出痕來,但仍能拽出。二:墜的重量受水深、海流速度的影響比較大。在水深、流速不變的情況下,盡量選用小一些的鉛墜。鉛墜的重量越小,釣組的靈敏度越大。在水深20米的情況下,80、100、125克的墜子較合適。有的釣友看海水流速較大,選用一些200克以上的墜子,不是很足取。墜子的份量太大,下沉再提起后把竿子拉個大彎,線繃得很緊,嚴重影響了靈敏度,而且上魚后收竿時的手感很差。
釣鉤的選用。根據對象魚的不同選用不同的鉤子。釣黑頭時,19、20號比較合適,黃魚釣鉤宜小一點,16號則可。鱸魚則要用大一點的24號鱸魚鉤。鉤柄長一些摘魚比較方便。
再說餌料。越鮮活的餌料對魚的誘惑力越大?;畹牡蹲郁~非常容易釣到大的黑頭魚,也可用活泥鰍代替,鱸魚、鴉片魚對泥鰍也很感興趣,只是黃魚不喜歡,黃魚喜扁食、海蝦。比管魚基本上上述魚種通吃,還能釣到大鰻鱺。專釣鱸魚與海鮒時最好用活海蝦。在上魚比較好的情況下,用假餌效果也很好。
掛底緾線,耽誤時間
說起拉流的技巧,我認為首數控制掛底與緾線的技巧。拉流給同船的人創造了相同的中魚機會,一般不會因坐在船上的位置不同而影響釣獲。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:一天拉流下來,誰丟的墜子少,誰在施釣過程中不緾線,那誰的魚獲就肯定多。
先說掛底。拉流高手,都是“墜感”強烈,能在水深二十米以下的海域,靈活控制墜子的人。他們能夠控制著墜子,迅速探明施釣點的地形,通過對墜子的控制,讓子線與自然伸展,使魚餌在海底保持自由游動狀態。高手為什么魚獲多,不是因為他們用了幾千元的輪子,而在于高超的個人技藝!相反,剛開始接觸拉流的釣友,則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鉛墜,不知道什么情況下會掛底,盲目施釣,雖然也會有一定魚獲,但一天下來,墜子丟了幾十個都不知道什么原因,搞得自己手忙腳亂。避免掛底,除了在釣組上做好文章、不斷提高釣技以外。新接觸拉流的釣友,在放線時,一旦感覺鉛墜觸底,應及時剎車,往上提起半米,讓線繃緊,不能任墜下落。發現魚鉤掛位石頭時,將墜適當往下放一放,讓墜子將鉤下拉解困。另外在船長開動船只調整位置,或船未停穩,未到釣位時,不可戀戰應及時收竿。
再說說緾線。有的釣友,為了避免緾線,通過使用單臂撐線架與天平,讓子線很短,不超過支撐臂,設計得整個釣組中,所有鉤子與鉤子之間、子線與主線之間都夠不著。這樣是能避免緾線,但因子線太短,不利釣大魚,而且失去了很大部分海釣魅力。這種辦法比較適合于新釣手。真正高手的釣組不會這樣,他們的釣組中,子線都較長。用子線較長釣組施釣時,當釣組入手后,一定等幾秒鐘,讓子線跟餌伸展開后再放線。大多情況下,緾線是在入水的過程中形成的。已經緾成一團的釣組入水后,中魚的概率自然小得多。
輕拉輕放 自由順暢
拉流時,感覺到鉛墜觸底后,提起0.5米左右(相當于子線的長度),讓子線伸展開。當船往前走時,墜與海底的距離就會發生變化。為將餌料保持在合理的釣棚中,就要再將墜子下落找底,然后再提起。這樣不斷拉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穩定釣棚,而不是為了移動餌料。因為拉流本身就是流動地釣,餌料在海底本身就是移動的。只要釣棚沒問題,就不必拉得太頻繁。另外拉得不能太急,太急了魚來不及攝餌,要輕拉輕放。
地毯搜索,魚獲多多
當船順流漂動時,魚餌在人的控制下,在海底時上時下、時前時后的游動,對藏在礁石間的魚進行地毯式的搜索,是典型的“人找魚”模式,釣獲較固定釣點當然多得多。
魚多餌少,強者先得
拉流時,因船在移動,餌料在海底的一個點待的時間很短,一會就會過去。假設一群大小不一樣的魚在游弋索餌,當魚餌從前面過來來,猜猜誰能先吃到?自然是身強力壯的大魚先得,這是自然規律。所以拉流時魚的單個體重往往都比較大。
海天一線,輕風拂面,人在船上,船隨流動,魚在海底,逆流游弋,墜到底后,輕輕拉動。船上的人在猜想著魚兒在哪里,努力把魚餌送到魚的嘴邊,海里的魚兒卻在跟釣魚人捉迷藏,就是不咬你的鉤!試想一下,人魚相弈,真是其妙無窮!這就是“拉流”。
頭條推薦
熱門評論
- 4 評論 度假貼士 去長島必做享受的五件
- 4 評論 長島旅游景點之【神秘萬鳥島】
- 4 評論 愉快長島游必備小貼士
- 4 評論 2023年長島旅游景區及票價
- 3 評論 夏季煙臺長島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項
- 3 評論 我在長島等風來,等你來……
- 3 評論 家鄉長島——美得令人陶醉
- 3 評論 長島,如何把你忘記~~
- 3 評論 魂牽夢繞的世外桃源--山東長島
- 3 評論 2023年蓬萊長島輪渡航船時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