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月前重讀維多利亞·希斯洛普的小說《島》,才終于搞清楚,曾困擾我許久的問題。
為什么這本感人淚下的經典之作,會取名ISLAND.
不只是因為麻風病人被隔離的地方,是一座名為斯皮納龍格的小島,“島”,代表的更是希望與重生。
引子
自旅行開始,一直對島有著略帶執念的狂熱與癡迷。
到訪的第一座島嶼,是東海之中的東極島。彼時韓寒導演的《后會無期》余熱未消,聽著樸樹在耳邊呢喃“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,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“,滿心蒼涼。
登島后,秋末冬初的海風、倏忽劃過天空的流星、連綿不斷的落雨,都曾讓我沮喪沉默,可在祖國大陸居人島新世紀第一道曙光照射點,被旭日暖陽晃了眼,卻感動到要掉下淚來。
沒錯,就是那兩個詞語:希望與重生。
我相信每一座小島,都有各自的靈魂與精神力量。


邂逅長島 | 一場預謀已久的未知
長島,早就被列入了旅行目的地的list上。
相距不過幾小時的車程與航行,反而幾年都沒有成行。果然距離太近,便總覺容易,于是少費心思。于是,當早一步成行的朋友,叮囑我上島后打車時,我詫異:誒?長島上還有出租車?朋友啞然失笑。
哈總以為是去哪兒都要腿著走兒的小漁島,哪想到早就進步好多,幾乎一切生活所需都能在島上尋到。
在我的小本本上停留了好多年,我卻對它一無所知。


從煙臺蓬萊的蓬長客港上船,清晨7點多的陽光照在海上,發出耀眼的光芒。說來慚愧,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7點鐘的日光,每每失眠熬夜,等晨起已經是8點后,才知道原來夏日的太陽,一早就如此燦爛明亮。

港口??恐S多船只,在藍天碧海的背景之下,凌亂的船只與車輛,刻在相機里,居然意外的好看。


取票、過安檢、沿著指引登船。
客船有兩層,游客多在一層就坐,如果要去二樓觀景需要另外付費。
夏天的??偸峭ㄍ盖宄?,碧色的海水在客船駛過時,泛起一片片白色的泡沫,突然想起了《海的女兒》,深愛王子,犧牲生命成全他的小美人魚,最終化成了海上的泡沫,是不是就如同此刻眼前此景?


成群的海鷗跟隨著客船飛揚在天空中。
生平第一次,在夏日里看到海鷗。在青島的棧橋邊看過海鷗的飛舞,在冬日。在云南的滇池旁見到過海鷗的英姿,在初春。夏日的海鷗更活潑好動,揮動著翅膀與客船共同前進。


行駛約莫40多分鐘,遠遠的看到長島的海岸。郁郁蔥蔥的山上,“長島”兩個字遠遠的就在歡迎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。雙腳落地,深深呼吸一口空氣,心中默念,我來了,心心念念的長島。


九丈崖 | 直立90度仰望絕壁萬丈
起初心中疑惑,為什么這個海岸線優美,洋溢著安靜氣息的景區,會喚做九丈崖,聽來有些凌厲。山、海、島、礁,匯聚成一條蜿蜒漂亮的海岸。沿著木棧道,悠哉悠哉漫步,海風里裹挾著游客們嬉鬧的聲音。雖說是旅游旺季,可因了是島,天然與外界的阻隔,還是讓長島安靜了不少。

天氣好的不像話,跟同行的朋友感慨,怎樣的壞心情,到了這樣的天氣里,總能晾曬干凈,變得干燥而溫熱。紅色的小船快速的駛過,將這大片藍色點亮。



游客們早早的 占據了海水交會的岸邊。
說來也怪,九丈崖的海邊并不是細軟的沙灘,而是略微硌腳的砂石灘。太早習慣了陽光沙灘的組合,見到這樣硬朗的砂石,倒覺得新鮮。


景區里游客最多的地方,在“九丈崖”石碑這里。哈于是湊熱鬧站位置,來一張標準游客照。
合影完不經意低頭俯視,我終于明白了“九丈崖”之名的由來。

在一望無際的大海旁,是狹窄的礁石與砂石灘,而另一側,便是直立的巖壁,高約70米,巖壁垂直陡峭,有些地方都高于90度。自詡不怕高的我,早在幾年前還夜爬過華山??筛┮曔@巖壁,還是忍不住心里發虛,可想若是在海邊抬頭仰望,這巖壁該是多么高大雄壯的奇觀。
大自然造物太神奇,海蝕作用形成的這天然石壁,一定就是“九丈崖”之名的由來了吧。


景區里還有一處必看,便是這12米高的白色滴水觀音塑像。
這是近些年才修建好,立在九丈崖的海底世界門前,內有六大景:娘娘寺、龍王殿、聚仙洞、精靈窟、珍珠祠、圣水龍潭。

月牙灣 | 仙境不須求物外,行人步步踏明珠
“一彎新月印灘涂,水碧山青舉世無。仙境不須求物外,行人步步踏明珠?!边@是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贊美月牙灣的詩句。
得到如此盛贊,當然不只是因為,月牙灣的風景之美,長達2000米的海灣之流暢,更是因為它的獨一無二。畢竟,“潔白如美玉,晶瑩賽琥珀”的千米球石長灘,世界上獨此一家,別無分店。



海灘球石也是地殼運動的產物。
地表隆起后造成附近山巒的巖石脫落,石塊置身于弧形的海灘,經過海浪無休止的沖刷磨礪,而逐漸變圓形成球石。球石之美,不只在形狀圓潤,更是每一塊石頭,都凝結了時光的流逝,歷經歲月沖刷洗禮的美,愈加珍貴。


上午10點多,日光開始灼熱起來。有游客騎上摩托艇,到海中與這碧水近距離接觸,濺起水花陣陣。在岸邊看海,與駛在海上,一定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。
拿著相機瞎溜達拍照,偶然瞥見,有游客把螃蟹狀的游泳圈套在頭上,當遮陽帽。游泳圈萌萌的,一看就是搶了自己家娃兒的游泳工具,這反差萌生生把我逗樂了哈哈。


月牙灣景區還提供了直升機高空觀景的特色體驗。
往日里看攝影師朋友飛無人機,上帝視角呈現出的照片和視頻,總讓人驚嘆。若是自己親自高空看一看,這蜿蜒的海灣,這湛藍的天空與碧水,該是多么壯麗美妙。

仙境源 | 自然風光與美麗神話
美景固然令人流連忘返,若是再有美好動人的神話故事加持,那眼前的風景會更添一份韻味。就像長島的仙境源,便是根據海上仙山的神話傳說而建。
傳說中,仙境源是八仙過海的八仙所居之地,更是秦始皇求仙覓藥之地。于是后人笑稱,來到仙境源,是不是就能成仙?即便不能成仙,這海灣、沙灘、礁石,以及神秘的傳說故事,也足以符合陶淵明筆下“世外桃源”的仙境了吧。




更為難得的是,站在仙境源的高處,往東可以看到東海蓬勃的日出,日落之時往西處看,能欣賞到渤海唯美的日落。換個方向往南看,是蓬萊最為出名的蓬萊閣景區,這里也是傳說中八仙相聚的地方,而北方也有得看,極目遠眺,遼東半島的老鐵山便在那方。



林海烽山 | 長山尾劃了一條長線,一邊渤海,一邊黃海
除了美麗的海景,長島的山巒與林海,亦能使人心曠神怡,心醉不已。
雖說已到初秋,午后的日光依舊熾熱。臉被炙烤的厲害,于是跑到綠樹成蔭的林海烽山討個閑,這里也被稱為長島的“森林氧吧”,托了山巒與綠樹的福,負氧離子豐富,空氣清新的不得了。被評為國家自然保護區與國家森林公園,也是眾望所歸。


漫步林海公園,不得不提一下,南方銜接的玉灘堆雪的長山尾。極目遠眺,先是看到大片珠磯卵石堆積的石灘,遠遠看去,像是細軟的沙灘上,覆上一層潔白的雪。


等到真正走近,才發現全都是大顆大顆的卵石。
走在海邊的卵石路上,穿著帆布鞋的腳底早被硌得生疼,但還是不肯回頭,倔強的想走到長山尾的尾尖,近距離的看到尾尖與海相接的模樣。



一路走著,路途由寬闊變得越來越窄,越來越尖,彎曲飄逸,看來”馬尾“的形容很是貼切。
長山尾的神奇在于,它將黃渤兩海分隔開,明明近在咫尺,卻成了兩個世界,涇渭分明。黃海的部分水是深藍色,而渤海水卻顯得渾濁,略呈微黃色。這是因為兩者所處的海底地溝所形成的自然現象。
兩海之間的這一條線,一直蜿蜒到深海,遠遠的還能看到這條明顯的長線一直在延伸、延伸…… 帶給人無盡的想象。

陽光開始漸漸褪去,走在海灘邊,不知道是黃海還是渤海吹來的風略帶腥咸,海風親吻著頭發,發尾飛揚。我像是一個被海擁抱的嬰孩,貪婪的去吸吮來自大海的力量。


漫步在海灘邊,意外發現了一只海蜇,軟軟的趴在砂石上。有點可愛,也有點可憐。

吃在長島 | 第10屆長島海鮮節,去吃海參鮑魚啊
偏偏去長島旅行時,正是第10屆長島海鮮節,湊熱鬧跑去吃了個海鮮大咖宴,看到成堆的海參、鮑魚、大蝦,還有其他幾十種不同的海鮮時,才知道所言非虛啊。
現場造了一只大船,形形色色、種類繁多的海鮮通通放在船上的大簸箕里面,從船頭走到船尾,光看著口水就差點要流出來。




海參、鮑魚跟大蝦,每位食客限量供應,其他的所有菜品全都自主選取,一直吃到撐為止。
突然想起來一件很好笑的事,前些年吃飯局,常見席間一碗小米粥煨海參,每次都一臉嫌棄的把海參挑出來,把小米粥喝掉??傆X外形看起來嚇人,有些怕怕的。后來嘗試著吃了下,才愛上了它的新鮮美味跟營養豐富。想想那些年,浪費了多少人民幣跟蛋白質呀。



雖說來自海濱城市,自己家附近沒多遠就是海鮮市場,整座城市也有無數的大大小小海鮮館子,但是啊,總是想不起來吃海鮮。反而出來旅行時,總覺目的地的海鮮才夠新鮮美味。像是這次長島海鮮節上,拿了一盤又一盤,直到吃到肚子再也裝不下。




最愛的當然是三文魚!也是近幾年才變身三文魚控,新鮮的三文魚就著醬油跟辣根,我可以吃掉一大盤。
說來有趣,吃海鮮有時候像極了品味人生。常見的蒸煮吃法以及生食,年少時總覺不夠味,想不明白這樣沒味道的東西,有什么好吃。后來才覺,這樣平淡味道中的鮮美與回味無窮。

口腹中是鮮美的海鮮,而四周夕陽西下,一旁郁郁蔥蔥的草地上,一群可愛的小狗子正玩耍嬉鬧在一起。心里默默感慨一句,真好啊。
果然,美食是通向幸福的捷徑。

之后夜幕降臨,這頓轟轟烈烈百人共食的海鮮大餐也即將畫上句號。隔壁廣場的音樂聲起,一場熱熱鬧鬧的音樂會也拉開了帷幕。
來自全國各地的歌手們聚集于此,帶來膾炙人口的歌曲。一曲beyond的《海闊天空》是流傳了這么多年的經典,引發了全場幾乎所有觀眾的大合唱。坐在觀眾席側方的小伙子們巴掌都拍紅了,眼睛隱隱泛紅。



音樂會上,祭拜媽祖娘娘是其中的一個特別環節。
媽祖是流傳于沿海邊的民間信仰。漁民們在出海前,祭拜媽祖,祈求航行順利安全,平安歸來。在民間傳說中,媽祖娘娘無私、善良、慈愛、英勇,是精神象征的女性代表。
人們祭拜媽祖的過程,也是將媽祖的博愛、扶弱濟貧、勇敢無畏、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盡孝的觀念發揚光大的過程,久而久之影響力不斷擴大, “有海水處有華人,華人到處有媽祖”,媽祖由航海關系而演變為“海神”、“護航女神”等,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。


當然,不止海鮮節的節慶上,才有鮮美的海鮮可以飽腹。在長島的每一頓,都是海鮮的主場。雖說陣仗沒有海鮮節那樣大,但也足夠口齒留香,回味無窮。
住在長島的漁號客棧,沒幾步就是一間海鮮館子。店里擺滿了各種各樣新鮮的海鮮??腿爽F場選擇,按照喜好的烹調方式,廚師烹制成一道道美味的海鮮小菜。


魷魚、扇貝、蛤蜊……都是比較常見的海鮮種類,可是做法卻也有好多不同。
扇貝家??倫壅糁?,就著醋就足夠鮮美。魷魚我最愛鐵板魷魚,加上厚厚的醬汁,雖說會將海鮮的鮮味略微掩蓋,但是更添烤肉的重口,海鮮擼串兒兩不誤。而蛤蜊,在青島我們總愛讀作“gala”,夏日里的“哈啤酒,吃蛤蜊”可以算是青島的一大景,幾乎全城都被啤酒蛤蜊包圓兒了。
在長島,這些海鮮都有了新的做法,新知識get !




除了海鮮,在長島上的漁號小鎮,我還吃到了一樣新鮮玩意兒,跟身邊的小伙伴兒直呼長見識。
漁號小鎮的文化街,外觀是色彩鮮艷的漁民畫,文化街里,不僅能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,還有種類豐富的小吃。



號稱“長島非常不可的海帶冰淇淋”,小伙伴推薦的時候,我是拒絕的,想象一下,就是詭異的味道,內心一陣惡寒……后來架不住小伙伴的熱情,跟自己的好奇。嘗了一口,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。奶味超濃郁,比常見的各種口味的甜筒,奶香都更加厚重。海帶的味道若有若無,化作海鮮的鮮味,倒并不令人討厭。整體味道奇特卻又好吃的停不下來。
答應我,去長島一定要試試這個新玩意兒啊。


住在長島 | 漁家樂也可以清新又文藝
島上漁民最常見,除了少量的景區電瓶車,大概大家都要步行,住的地方應該也是淳樸簡單的漁家樂。
登島之后,寬闊的大馬路,來來往往的出租車,都讓我瞠目結舌,哈倒像極了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。當然了,想象中的漁家樂,也成了清新文藝的海景民宿。
住在島上的漁號客棧,房間面積不大,勝在生動活潑,充滿海洋氣息。房間主色調為藍白亮色,燈塔、長島文字、海鷗等長島元素滲入到每個細節之中。

最愛房間的陽臺。
拉開窗簾走到陽臺,入住的當天下午,便看到了絕美的海邊夕陽。夕陽把海面染成了濃郁的金黃色,岸邊的一切都隱入了黑暗中,我滿眼只有閃著金光的海面。這樣的風景,從不可強求,遇到便是好運。

而準備啟程返家的清晨,晨起7點鐘,還有建筑的影子落在前方,光明與陰暗在眼前交匯,更遠處,是早就明亮起來的土地,藍的醉人的海與天。海上零星飄著的漁船,像極了空中的繁星點點。
好美啊。


客棧的大廳也別具一格,天花板上垂下的五顏六色的點綴,讓大廳瞬間生動起來。休息區的書架上擺滿了書,選一本喜歡的書,坐在舒適柔軟的沙發上,再點一杯咖啡,若是不趕時間,這樣虛度時光的優哉游哉,也是一個好選擇。


客棧整體像極了一棟聯排別墅,一棟棟的小樓之間,綠樹茵茵,環境極佳。
哈,這跟我腦海中早已勾勒好的漁家樂,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啊,眼前這一切,真讓人驚喜。

返程啦 | 說說交通吧
返程的時間,定在早晨8點50分。早早的趕到了長島港,已是熙熙攘攘。
說來也怪,明明出門時,似是萬物還沒有蘇醒,街道上溫暖又安靜,這也是這座小島可愛的地方啊。旺季大約每天3萬人的上島數量,并沒有讓它膨脹起來,一貫的慢節奏與寵辱不驚,也正是它的迷人之處吧。

返程時買的船票是豪華客船,票價比普通客船略高,當然待遇也提升了。來時室外的硬邦邦冰冰涼的椅子,換成了裝飾考究的船艙內的皮沙發。整艘船在行駛中也更加的穩當,速度也略快。正玩兒著手機,被朋友提醒“到了”,我才回過神來,匆匆去提行李箱。


上船時還有工作人員專門派發小零食仙貝,以打發船上的時光,讓嘴巴也忙起來。

下面是一些關于交通的小tips:
1.上島要從蓬萊的蓬長客港出發,可以提前到港口買船票,也可以通過公眾號“長島船票”買。船票分“普通”跟“豪華”兩檔,價格分別是單程45塊跟60塊。行船時刻表根據淡旺季有所不同,可以提前查閱。
網絡購票可以在港口的自助取票機取票,但是一定記得至少提前10分鐘到現場檢票哦。

2.長島上出租車普遍不打表,一定要記得講價!講價!講價!以及最好出港后再打車,港口內的出租車價位偏高。
3.長島的景區實行聯票制,分為北線、南線、全線等,票價各不相同,各大旅游網站有售。最好提前至少一天預訂。